Tuesday, April 16, 2024

16 Apr 2024 - Hybrid於美國增長反勝EV

Tesla(TSLA)今天公佈,將於全球裁員10%,電動車(EV)皇者為何落得如斯田地?
一切皆可歸因於供需。美國最新加罪中國EV「產能過剩」,事實上供應係多,自然競爭激烈;需求又如何?美國本身就唔係咁理想。
本月初發佈嘅行業資料顯示,美國混合動力車(Hybrid)的銷量於今年首季按年增長43%,而EV銷量相對平穩,僅按年增長2.7%;Hybrid於綠色車輛競爭中正在擴大領先優勢,下面WSJ幅圖可以睇到個趨勢。
 
經過多年強勁增長,美國近幾個月EV銷量有所放緩。據經銷商和調研資料顯示,消費者開始對能否找到充電設施感到擔憂,而且價格對許多購買者來說仍然過高。
Toyota Motor(TM)本月表示,其在美國的「電動化」車輛銷量(主要是Hybrid,加少量EV)於第一季按年激增74%,幫助公司實現整體車輛銷量按年增長20%嘅成績。
睇股價,今年首季,TM升37%,TSLA跌29%,此消彼長!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基金客户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Monday, April 15, 2024

15 Apr 2024 - 香港零售餐飲內卷何時完?

今天不少本地零售股股價跌至52週新低!
話說莎莎(178)上週五收市後公佈本年1至3月港澳營業額按年跌7.7%,大家近日不斷講香港零售市道不理想,有認同有不認同,現在有實質數據出街,成為一個觸發點!
 
莎莎(178)跌9.1%;周大福(1929)跌7.9%;維他奶(345)跌5.6%;國際家居零售(1373)跌3.0%;六福(590)跌2.9%;差不多全部52週新低!
不過餐飲股靠穩:大快活(52)及太興(6811)冇升跌;大家樂(341)跌0.4%;譚仔(2217)跌1.0%;敍福樓(1978)升2.4%。
香港零售餐飲正在內卷,除咗我經常出沒嘅尖沙咀,因為較多國內遊客而人流還不錯外,其他不少地區消費者外流,還有網購引流,競爭非常大,相信經營最出色的20%還過得不錯,其他80%則過得不容易。
生意少咗,若果可以降低成本還可生存,可是失業率低,人力成本減不了;租金成本何時降,即係同業主博奕,何時可以去到業主崩潰的臨界點?真係要到咗先知!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基金客户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Sunday, April 14, 2024

14 Apr 2024 - 投資Marriott(MAR)還是華住集團(1179)?

今日講下酒店股,一隻港股,一隻美股。

話說我和太太一直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贊助一個獎學金,對書院及學生略盡綿力。這個獎學金需要申請者遞交一篇股票分析文章,並進行面試,每年我亦樂於親身參與面試,可以作為了解現時大學生的一個渠道。
今年其中一位申請者的分析股票是華住集團(1179),在中國以多品牌經營不同檔次的酒店,比較知名的是漢庭酒店。同學提到喜歡華住較多「特許經營」酒店,即是投資者較喜歡的輕資產業務,於2023年上半年的「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收入佔比約34%,整體上比同業錦江及如家等吸引。
 

不過,既然喜歡輕資產酒店經營,我問他為何不考慮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Marriott(MAR),兩者預期今年市盈率都是20多倍,Marriott的輕資產業務佔比更多,大家都需要面對經濟及疫情風險,但華住面對的還有單一市場風險,除非認為中國經濟於未來數年增長比全球平均更佳則另作別論。
 

可惜他如香港不少投資者般仍然困在港股巿場,未知道MAR這隻長升長有股票的存在。不是鼓勵大家放棄港股,而是在投資港股之外,要把握時間認識更多海外上市公司,有時外國的月光真是特別圓,尤其是中國經濟已非過去般高速增長時。如這個例子般,Marriott規模及品牌效應更大,管理更理想,業務風險更低,估值相差不多,中長線投資角度,為什麼不投資Marriott,而去投資華住!
尤其是大學生,除了認識香港及中國,也需了解全世界發生的事情,因為基本上是互為關連,透過海外上市公司的生意模式及業務情況,會是認識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好渠道。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基金客户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Monday, April 08, 2024

8 Apr 2024 - 從《三體》看股市:大家要學做三體人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三體》長篇科幻小說寫於2006年,一直叫好叫座,更在2015年獲得到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得到全球科幻文學界的認同。此小說最近因部份內容被Netflix改篇成八集電視劇,再次成為全球熱門話題。在浩瀚的宇宙中,文明的碰撞與共存,往往能引發我們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思考。《三體》不僅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觀,更通過其獨特的故事線和深刻的主題,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考素材。在股票投資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從《三體》中汲取哪些智慧呢?

三體星球受三個太陽的引力影響,文明在恒紀元中建立及發展,在亂紀元停滯甚至倒退,但在循環不息間,每次文明比上一次都會有長足進展,體驗了三體人適者生存的韌性。若果將這一概念映射到股票市場,我們可以發現,股市同樣充滿了週期性的波動。市場的恒紀元相當於牛市時期,投資者信心滿滿,股價節節攀升;而亂紀元則類似於熊市,市場動盪不安,股價暴跌。在這樣的環境中,投資者就要如三體人般,必須學會適應生態環境的不確定性,尋找生存和發展之道。

首先,投資者需要具備敏銳的市場感知能力。正如三體人必須預測和應對三個太陽的不規則運動,投資者也需要通過持續的學習和研究,提高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力,這包括對宏觀經濟指標、行業動態、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以及對市場情緒的敏感把握。其次,投資者要學會在恒紀元中積累資源,在亂紀元中穩健生存。在牛市中,投資者應抓住機會,積累財富;而在熊市中,則應更加注重風險管理,保持流動性,甚至如三體人般暫時「脫水」以靜制動,確保能夠度過市場的低迷期。這要求投資者建立一套完善的資金和風險管理體系。

再者,投資者應具備堅韌的心態和長期的視野。三體文明在亂紀元中不斷重建,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樣,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的波動時,不應被短期的損失所嚇倒,而應保持冷靜,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長期投資的理念和價值投資的原則,是幫助投資者穿越市場波動的燈塔。還有,投資者需要不斷創新和適應。三體文明在每次重建中都能取得進步,這得益於三體人對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在股市中,投資者也應不斷學習新的投資工具和策略,適應市場的變化,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不過,經歷多個文明起跌後,三體人最後因知道沒有辦法在三體星球避免亂紀元的出現,而決定去找一個可以提供恒常化發展環境的星球居住。若果投資者知道沒有方法適應現處股票市場的變化規律,其實也可以轉移陣地,找一個更適合投資者的股票市場去發展!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Monday, March 18, 2024

18 Mar 2024 - 怎樣才可投資在順流行業上?(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美國主要電動車(EV)及充電樁相關公司股價自20231月起計,只有Tesla(TSLA)仍有正回報,不過若果由20221月起計,Tesla也會錄得負回報,而包括Tesla的所有相關股票自2024年起皆跌幅明顯。最近看到不少報導,提到美國人對電動車的需求自今年起忽然降溫,原因包括價錢比傳統汽油車貴、維修成本較高、充電設施不足、環保效用不及混合動力汽車(Hybrid)等,其實這些負面因素一直存在,只是忽然被同時間關注甚至放大,又或者消費者終於變得更加現實,駕駛電動車的環保光環已減退,溢價已不值得去付?現在美國人更愛Hybrid,因此Toyota(TM)股價近日更節節上升。

有說電動車在美國失寵,還有地緣政治這個原因,根據美國環保署最初計劃,美國汽車製造商在2030年生產的汽車中,需有60% 屬電動車,到2032 年則需要提高至67%,不過按現時形勢,若要達標便需倚賴在電動車及電池技術發展最快的中國企業,但這是美國政府不願見到的情況。去年尾,美國財政部提出補貼電動車的新規定,根據總統拜登力推的「降低通貨膨賬法」,自2024年起,若想有資格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潔淨能源車輛不能含有由「有疑慮的外國實體」所製造或組裝的動力電池元件,令可受惠的車款減少。美國環保署於去年4月提出將2032年的電動車銷售佔比降至56%,政府不會實質上要求汽車製造商在未來幾年內迅速提高電動車的銷量,待對中國的電動車及電池技術的倚賴逐步減少,到2030年後才需要大幅增加銷量。

另一方面,電動車在中國的發展卻是兩碼子事,自去年尾開始已進入明顯的高度競爭下的格價戰,連一直賣性價比高的比亞迪(1211)也要接連減價出招,大部份電動車企業的股價今年也守不住。還記得去年電動車還是市場上其中一個熱門主題,今年卻忽然冷卻下來,雖然背景不同,但中國及美國兩大市場皆面對供過於求的情況,從預期盈利及估值角度皆有逆轉之勢,股價表現自然也會打上折扣。

投資可以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但若果找到重點,其實也可以從簡單方面去思索。做任何事情,能夠順流而去,當然事半功倍,投資也沒兩樣。今年股市最大的順流仍是生成式AI的上游芯片供應鏈,關注度相對較少的黑馬則是GLP-1藥物(主要是醫治糖尿病及肥伴症),當中Novo Nordisk(NVO)Eli Lilly(LLY)股價於今年首兩個月分別上升16%26%。至於處逆流的電動車行業,中國代表比亞迪及美國代表Tesla股價於同期分別下跌10%19%,可謂此消彼長。明白有投資者偏好逆流而上,因為在逆流行業中找到獨善其身的公司,回報可以更理想,先不說不少投資者其實認定比亞迪理應可以獨善其身,現時卻不似預期,假設可以投資到因業績理想而脫穎而出的理想汽車(2015)上,股價於今年首兩個月上升21%,但當其後市場懷疑其新推出純電動車MEGA的定價策略及市場吸引力時,這個股價升幅只消六個交易日便消失掉,因為在逆境行業,好消息會被縮細,壞消息會被放大。

接著大家最有興趣的問題應該是,怎樣可以分辨某個行業是順境或逆境?一切皆在市場最基本的供求關係上,順境行業供不應求,逆境行業供過於求,就是這麼簡單!若果你未能分清楚某個行業是否供不應求,以投資從簡角度看,其實也可以選擇暫靠邊站,不然便需知道自己正冒上較大的風險;但當情況較清晰時,便需要進取一點。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
/基金客户持有Novo Nordisk(NVO)Eli Lilly(LLY),並會按不同股票的風險因素配置在不同產品上

Monday, March 04, 2024

4 Mar 2024 - 美股及Nvidia現在是否一個泡沫?(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有朋友分享,根據歷史數據,美國S&P500指數自11月起連升四個月(11月至2)其實並不多見,可是一旦出現便是一個很「牛」的訊號。事實上,自1950年起此情況已出現十四次,每次出現後當年的餘下十個月(3月至12)整體皆是升市,平均每年升幅近15%,亦高於指數歷史平均每年升幅8%。我對相類統計如過去二十年某月份升市多於跌市,便代表今年某月份升市機率很高的預測一直不感興趣,不過連續數個月的股市強勢,加上這數個月橫跨年尾及年初,我認為可以代表市場資金的信心佈局,值得參考的價值大增。

除非已經成為一個投資熱潮,如2000年的科網股及2020年的增長股,不然大部份投資者是不會跟風買股票的,可是於投資熱潮才入市,大部份結局都是敗興而返,若果想在股市賺到錢,便需走出這個死胡同。大部份投資者往往見到有一年跌市,便會認為股市弱勢已成,下年會繼續跌,就好像近數年的港股般,但卻忘記如S&P500指數於2022年下跌19%,卻在2023年反彈24%這些事實的存在;而當他們見到有一年升市,卻不會認為股市強勢已成,反而認為高追有風險,而不會入市,待股市回落後才投資會較安全,不過若果股市真的回調,他們又會認為股市弱勢已成,結果還是一個旁觀者,可見大部份投資者都是偏向悲觀思維!至於為何投資熱潮會令他們放下介心,主要還是怕執輸心態作崇,在投資上這稱為FOMO,即是Fear of Missing Out,可是結果通常不是太好!根據多年經驗,若然有一個理想的投資環境,加上一個清𥇦而現實的投資主題,主題主要公司估值還算合理,身邊大部份人還未入市時,會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入市時機!

其實股市未來一年的升跌,可以說和前一年的股市沒有關係,投資主要還是看前景,一間公司縱使去年業績亮麗,若果預期今年遇阻沒有寸進甚至倒退,又怎會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一個股市指數或一間公司股價上升,原因不外乎兩個:盈利增加及估值提升,一間估值合理的公司股價上升50%,若果只是反映其每股盈利增加50%,其實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若果股價升了不少,便代表貴,而若果股價升了很多,便代表出現泡沫,其實只是沒有根據的一種感觀思維,真正的投資者會考量如估值及盈利前景等更多實際基本因素。

以公佈業績不久的生成式AI(GenAI)代表公司Nvidia(NVDA)為例,其業績優於市場事前的高預期值,連未來業績指引也高於市場預期,致公佈翌日股價上升16%$785,並創歷史新高,有不少評論認為反應非常誇張,美股及GenAI泡沫已成,我們嘗試撇除感性而做個理性分析。Nvidia財報每年1月年結,以股價$785計,20251月年度預期市盈率(PE)32倍,去年度最高PE53倍,2020年聯儲局放水後三年間每年最高PE80倍,而放水前的兩年也在4050倍水平,期間亦經歷過芯片的高低週期,以此作比較現水平股價也不可叫做泡沫。接著再看看市場對其盈利預測是否理性,因GenAI有提高生產力及加快研發等實際效用,大語言模型(LLM)訓練及應用對GPU的需求於至少未來一年仍然很大,加上Microsoft(MSFT)Meta(META)等自行研發AI芯片到有成果還需要一點時間,20251月年度每股盈利預期增長105%達成的機會率也不可說低。若果現在認為Nvidia是一個泡沫,便需舉證GenAI於未來一兩年需求不似預期,或NvidiaGPU被大幅取代而不再供不應求,不然也只是沒有根據的一種感觀思維吧,但投資者需知道這個風險的存在,好好控制風險永遠是投資上一個重要考量。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
/基金客户持有上述股票,並會按不同股票的風險因素配置在不同產品上

 

Monday, February 19, 2024

19 Feb 2024 - 從失敗中學習至重新上路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回顧多年投資,最失敗的年份定必是2022年,尚幸2023年算是穩定下來,2024年開始見成果。環視中港股票投資市場,近兩三年可謂血流成河,無論用甚麼投資方法,運用甚麽投資策略,絕大部份都是敗興而返,有些更被沒頂!失敗原因最容易追溯到中港股市的不濟,無論多優質的公司,明明估值已很便宜,股價還是跌到好像沒完沒了,過往很多賴以成功的因素也派不上用場。香港近十年最成功的中國增長基金,長期投資在盈利增長穩定的優質中國公司上,過往乘中國經濟增長紅利,其出色的選股表現自然事半功倍,可是也正因為基金本身一定要投資中國公司,過往兩年中國經濟經歷中美交惡、疫情、內房、行業監管等的負面影響,可謂躺着也中槍,宏觀影響大於微觀,選股相對已變得不重要。

對中國經濟的討論,現在大家聚焦的是現時低潮只是週期底部,還是正經歷結構性轉變。有些評論會簡單的認為樂觀的便看前者,悲觀的便看後者,其實講與不講也沒有分別。平心而論,中國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包括房地產供過於求、內房企業負債嚴峻、失業減薪、消費信心低迷、通縮等,着實需要政府一個大型救市措施以撥亂反正,可惜至今有很多傳聞,但未見具體方案,中國經濟能否避免變成結構性問題,還需等待政府如何處理。

投資上永遠最簡單的策略是買當頭起,當然揀當頭起也是一個學問,而當頭起不再時需要適時撤退,便是另一個學問。因為在後者上做得不好,結果便迎來失敗的2022年,那年美國聯儲局加息既急且多,通脹很高,是數十年未遇過的事情,因此低估其對公司估值水平調整的負面影響。另外,大家都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可是一不小心,成功也可以是失敗之母,2020年時賴以成功的長期投資思維,於2022年反而成為未能適時撤退的枷鎖,但是經一事長一智,藉2022年的失敗來一個反省,期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說回揀當頭起,2022年既然因美國加息及通脹上升,成為當頭起不再之年,美國股市也因此大幅調整,到2023年美國通脹已逐步回落,2024年正預期聯儲局減息,便有機會因宏觀因素改善而成為當頭起年份。接著,我們需要選擇一個最有效受惠的市場,整體經濟及企業盈利可算是寒暑表,就著這兩方面,中國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美國經濟數據近月雖有反覆,但是仍偏向正面,最近公布的企業盈利大多持續上升,因此美國股市可以是一個當頭起市場。美國股市指數去年至今表現理想,但見一些較早時候已表明將投資重點市場由中港股市轉移至美國股市的基金表現卻不理想,因為美國股市升市市寬不夠,未去到「豬遇大風也會飛」的地步,所以選行業及選股仍很重要,捉到鹿也要懂脫角。

開首提到,經歷最失敗的2022年後,2023年算是穩定下來,2024年開始見成果,主因去年中開始提升美股於組合中的比重,較重點投資在生成式AI及GLP-1兩個範疇,原因不只是純粹跟風,而是看重它們的實際效用。生成式AI是一個着實幫到企業增加生產力及工作效率的工具,不同行業的企業會用真金白銀去投資在這個工具上以增強競爭力,工具提供者自然會受惠;GLP-1現時是醫治糖尿病及體重控制上最好的藥物,供不應求情況非常嚴重,只要處理好供應,藥物提供者的業績自然會理想。

投資自然希望乘風破浪,不過我們是次會謹記持續留意當頭起的美國股市及上述兩個範疇相關公司的成功因素有否轉變,估值是否已經變得不合理,亦不會低估宏觀政經環境對投資市場的可能負面影響,希望可以在當頭起不再時,能夠適時撤退。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Thursday, February 08, 2024

3 Feb 2024 - [美股日常] 很有創意的老牌公司

Fastenal Company (FAST)向工廠及工程公司客戶提供螺絲釘起家,其後擴展至提供其他工業工具及用品。公司自1987年在美國上市,股價長期隨業績處上升走勢,最近十年升幅超過200%,平均每年複式回報約12%。

FAST其中一個經營原則是「盡量接近顧客以提升服務」,因此管理層想到直接在客戶處放置工具及用品自動販賣機FASTVend,很有創意,現在已有超過100,000部遍佈全球不同地方(主要在美國),為近年業務增長點之一。
 
-----------------------------------------
「中原博立」團隊自去年下半年逐步將調研焦點轉移至美股,亦藉此於港股不濟下扭轉所管理組合的命運。我們希望中港經濟爭氣,但現實上投資精力應放在較正常及較明朗化的市場,因此我們現在會投放大部分時間在調研美股上。除了Gen-AI、GLP-1、潮流消費外,我們在美股中也可找到越來越多業績長期增長,財務穩健,而在資產配置上願意回饋股東的公司。我們已透過文章分享過一些個案,這方面會繼續,不過寫文需時,所以有時候也藉「美股日常」分享點滴。
-----------------------------------------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基金客户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Saturday, February 03, 2024

3 Feb 2024 - [美股日常] Deckers Outdoor (DECK)於業績後股價大升分析

Deckers Outdoor (DECK)股價於週五只消一天便升了$109.21,即14.1%,源於週四收市後公布了一份比市場已提高期望下更理想的業績。除了管理層將全年(2024年3月年結)每股盈利預測提升14%外,業績亮點可歸納為三組英文字:DTC、GPM及UGG。

DTC即Director-to-Customer,直營去中間商,DTC佔整體收入持續增加至55%,加上Full Price銷售比率增加及產品組合提升等因素,Q3毛利率(GPM)亦上升5.7個百分點至58.7%,全年GPM指引亦由52.0%提升至54.5%。另外,是年度亮點是收入過去數年停滯不前的公司兩大品牌之一UGG,今年表現持續復甦,在上海開設旗艦店,更推出如sneakers等新產品。另一品牌HOKA當然也不甘示弱,保持理想增長,最近推出全新跑鞋Cielo X1,每對價錢提升至2,000港元以上水平。 

根據最新股價$882.06,預期是年度市盈率為32.8倍,比過往數年較高的26倍市盈率進一步提升,市場正摸索最新的合理估值水平。 
 

-----------------------------------------
「中原博立」團隊自去年下半年逐步將調研焦點轉移至美股,亦藉此於港股不濟下扭轉所管理組合的命運。我們希望中港經濟爭氣,但現實上投資精力應放在較正常及較明朗化的市場,因此我們現在會投放大部分時間在調研美股上。除了Gen-AI、GLP-1、潮流消費外,我們在美股中也可找到越來越多業績長期增長,財務穩健,而在資產配置上願意回饋股東的公司。我們已透過文章分享過一些個案,這方面會繼續,不過寫文需時,所以有時候也藉「美股日常」分享點滴。
-----------------------------------------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基金客户持有DECK,並會按不同股票的風險因素配置在不同產品上